“鬓符腰艾去纷纷,荷叶荷花匝水滨。”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我们又迎来了
一年一度的
端!午!佳!节!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吃粽子
是端午不可错过的“头等大事”
红豆、蜜枣、榴莲
草莓、芒果、巧克力……
甜粽滋味甜蜜
鲜肉、腊肠、咸蛋黄
辣条、螺蛳粉、小龙虾……
咸粽用料重磅
(那么,
【吃蛋】
除了吃粽子之外
端午节我国民间还有
“吃蛋”“挂蛋”“立蛋”等
与“蛋”有关的习俗
在河南、浙江等地区的农村
端午这天有吃大蒜蛋的习俗
将事先准备好的
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
供一家人早餐时食用
有的地方
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
而在江南一些地区
每逢端午节
孩子们还要在胸前挂一个
用网袋装着的鸡蛋或鸭蛋
以祈一年中平安无事
此外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端午节这天
还有“立蛋”的习俗
(感兴趣的小伙伴
不妨发挥一下聪明才智
支棱起来吧)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雄黄含有一些有害物质
长期服用伤身
端午之“体育节”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资料图
资料图
【射五毒】
五毒指的是
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
古人认为端午是五毒出没之时
便印画了这五种“毒物”
再用箭射之
而在一些地方
射五毒也演化为“刺五毒”
无论形式如何
都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
辟邪驱灾的愿望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习俗中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内核
——驱邪避毒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为了除秽驱毒
在端午节前后
古人在门上悬插菖蒲、艾叶
谓之“蒲剑”“艾虎”
希冀驱走毒虫获得安康
而端午习俗中“颜值最高”的
莫过于佩戴香囊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
不仅美观大方,香气扑鼻
还有驱避蚊虫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寓意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沐兰汤
是旧年的一种风俗
根据相传为西汉戴德所编的
《大戴礼记》中记载
“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这里所说的兰
并不是现在的兰花
而是指菊科的佩兰
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此俗流传至今
从古至今
无论是吃粽子
还是划龙舟、佩香囊
今日端午
开一车桥也有一份祝福送上
愿大家:
长夏清凉多乐事
岁月静好常安康